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一、学院概览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于2003年建院,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开设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自动化、自动化(智能机器工程方向、智能控制与装备工程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方向)、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2061人,研究生211人。学院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动化,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专业群,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山东省高校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团队。学院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留学生国际班,并定期派送研究生和本科生出国交流学习。
二、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122人,其中专任教师106人。专任教师中包括教授16人,副教授51人,博士93人,硕士生导师29人。教师中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教学名师、吉林省长白山特聘领军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等,兼任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第一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电子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机器人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电子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专委会副主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纳器件与系统分会理事等、山东省高校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团队和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等。学院依托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优秀青年创新团队等教学科研平台,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层次优化的师资队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宽阔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核心技术应用研发能力,产教融合培养高级应用研究型人才。
三、教学平台及获奖
学院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动化,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产业学院,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专业群,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5门、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山东省精品课程5门、山东省一流教材1部。
学院以培养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立足学科基础理论,强化基本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宽阔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核心技术应用研发能力。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2018年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8年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22年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8年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4年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四、科学研究
学院坚持应用技术基础及开发研究,依托山东省未来智能计算示范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智能感知与控制特色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未来产业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智能信息处理、感知技术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智能传感与集成芯片设计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交通信息智能感知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烟台市智能系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烟台市新型传感与检测技术工程中心等平台、2个省级“青创科技计划”团队,确立了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气工程等学科群。近年来,学院教师在《中国科学》《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70余项,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15项,出版专著11部,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



五、实验实习实践条件
信息与电子工程实验中心包含山东省高等学校骨干学科电子系统设计综合实验中心、电子科学与技术综合实验基地、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实验中心、自动化技术实验中心、ABB调速系统实训实验室、Intel FPGA、TI DSP联合实验室等50余个专业实验室和基础实验室,拥有山东省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山东省高校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等,具备优越的实验教学与科研环境。
学院与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全方位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学生在青岛青软公司实训基地实习
学生在烟台杰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认知实习
学生金工实习
六、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1、学科竞赛
学院广泛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每年均有100余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
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
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颁奖典礼
我院承办的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比赛现场
2、文体活动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文体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素质,锻炼学生强健的体魄、铸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近两年文体活动成绩颇丰,先后获得了学校“共青杯”新生篮球赛冠军、“共青杯”乒乓球团体赛冠军、学校篮球联赛冠军、学校足球联赛亚军、排球赛男子组冠军、女子组季军、第三十二届学校运动会亚军、新生赛啦啦操比赛季军、学校心理情景剧大赛三等奖、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合唱比赛优秀奖等各类奖项。
体育活动
“共青杯”篮球赛、啦啦操比赛
合唱比赛
3、社会实践
学院团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志愿服务实践活动。自2016年至2018年暑期,组织学生到滨州沾化区进行为期十五天的实践活动,给当地的孩子们开设课业辅导、专题教育、兴趣班等有益的支教活动,向当地居民宣传十九大精神,助力当地基层党建工作,并捐赠党建读物,帮助他们建立党员阅览室,期间也对当地的生产活动进行了调研。2019年暑期组织“青春建功新时代”团队在芝罘区进行支教活动。2021年暑期组织“情系天山——国情观察团”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进行走访调研活动。使学生在投身实践的同时磨炼自身意志,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2022年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日照,依托访企拓岗,先后对“日照人才集团”、“曙光照科技”、“长城汽车”等7家企业进行实地走访,拓宽就业资源;2023年实践团队前往泰安市乡村振兴示范基地,调研我国乡村振兴政策下的乡村新貌,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学院团委获评共青团山东省委2023年度“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