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正文
党建动态

【廉·镜鉴】学术诚信警示录 | 这些“红线”你可能从未注意!

2025/05/12  点击:[]

   在高校这片充满知识与探索的殿堂里,学术诚信是维系其纯净与进步的基石。然而,总有一些人在不经意间触碰红线。 

学术抄袭:看似“捷径”,实则绝路

  在高校的学术环境中,论文是衡量学术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但部分学生和学者,妄图走“捷径”,抄袭他人成果。曾有某高校研究生小李,临近毕业,因平时疏于研究,面对论文压力,竟直接抄袭国外一篇未广泛传播的论文,仅对部分语句稍作修改便提交。起初看似天衣无缝,可在学校严格的查重及外审环节,被一眼识破。学校依据规定,取消其学位申请资格,小李多年的学业努力付诸东流。

   这警示着我们,学术抄袭就像一场虚幻的美梦,一旦被戳破,便是无尽的深渊。每一个学术成果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抄袭不仅是对他人劳动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学术生涯的严重亵渎。

科研经费滥用:公器私用,必受严惩

  科研经费是推动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本应专款专用,助力科研项目顺利开展。但有的科研人员却打起了歪主意。某高校科研团队负责人张教授,负责一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手握高额科研经费。他却利用职务之便,将部分经费用于购买私人高端设备、报销家庭旅游费用等。起初,他以为能瞒天过海,可随着财务审计的深入,这些违规行为逐渐浮出水面。最终,张教授不仅被撤销科研项目,退回违规使用经费,还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学术声誉一落千丈。
  科研经费是为解决学术难题、推动社会进步而设,任何公器私用的行为都严重违背学术道德与法律规范。这提醒着所有科研工作者,要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守住经费使用的红线。

  学术诚信是高校学术生态的生命线,无论是初入学术之门的学生,还是深耕学术领域的学者,都应将诚信作为行为准则。让我们以这些案例为镜,时刻警醒自己,莫让一时的错误,毁掉一生的学术前程。

 

下一条:以家国情怀筑基、以数字素养赋能 提升AI时代核心竞争力--贾海宁副校长为电气2302班和第三党支部学生讲授专题思政课

关闭

版权所有: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191号     邮编:264005